今年以来,长期保持热度的除了AI,还有彩票。
近日,财政部公布了一份数据:今年1至5月,全国彩票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50.88亿元,达到了2251.71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50%。这一增长率令人瞠目结舌,也引发了人们对彩票热销原因的探讨。
财政部指出彩票销售数据大涨的三个关键因素:去年同期彩票销量基数低、主流赛事带动和即开型彩票配套营销。
流传更广的观点是,彩票销售数据的大涨是经济衰退的产物。他们认为,当人们在经济困境中寻求预期收益时,彩票这种低门槛的投资方式成为了他们的首选。
实际上,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。
那么,彩票销售数据大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?它和经济周期有什么相关性?彩票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经济学原理?本文将回答上述问题。
经济周期和彩票销售额
经济周期,决定了大部分经济行为,彩票也不例外。
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经济增长、衰退、复苏和繁荣,周期性的变化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。
彩票销售数据和一些人解释的刚好相反,彩票销售额和经济周期有正相关性。
第一,彩票销售额和GDP同涨同跌。
不仅仅是中国,美国和日本的彩票销售也体现出了顺周期属性。
国联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,美国彩票销售额从1982年的1.6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6.9亿美元,同期GDP从3.34万亿美元增长至21.06万亿美元。
日本彩票销售额从1960年的43亿日元增长到1990年的6332亿日元,同期日本的GDP从0.04万亿美元增长至1990年的3.13万亿美元。
彩票销售额不仅和GDP同涨同跌,而且彩票销售额在经济较好时,其平均增速也往往比GDP的增速更高。
中国有彩票的36年时间,彩票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是22%,GDP的年平均增速是13%。
美国和日本也是如此。
第二,彩票销售额和失业率相反,但偶尔会同频共振。
彩票销售额高增速以及在经济不景气时还能获得正增长的原因,影响因素除了经济周期,可能还受到政策、市场,还有失业率背后的口红效应,这背后就是行为经济学。
彩票背后的行为经济学
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,彩票似乎都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一经推出便能迅速风靡。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,投资者追求收益最大化和规避风险是两个重要的假定。然而在彩票上,这一理论几乎完全失效。买彩票的人关注的不是每次买彩票累计获奖的总和,而是将每一次买彩票都当作是拥有一次实现一夜暴富的冒险机会,这笔支出往往会忽略所付出的风险。
对于彩票销售的火热,行为经济学家给了三个原因。
第一,彩票被人们归类在单独的心理账户,具有“冒险”和“增值”双重特性。
当一个人在去看电影的路上,价值50元的电影票丢失了,他大概率不会再买一张,而如果去买票之前丢了50块钱,这个人大概率会买票观影。
同样是50元的价值,被放进了不同的心理账户,人们做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。
人在潜意识中会将资产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,一部分资产可以用来偶尔赌一把,一部分资产要用来养老、一部分资产用来提升自己、一部分资产用来消费度假等等。
彩票具有冒险增值的性质,因此,人们在购买彩票时有非常强的风险承受能力,甚至会主动寻求风险。这种心理行为致使彩票销售,相比于普通商品具备了更大的吸引力。
第二,人们在购买彩票的过程中,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。
在彩票市场中,当媒体大肆报道某地彩民中了几亿元的大奖时,投资者会过多关注这些中奖信息,而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实,比如中奖者只是少数,实际奖金总额与投注金额相差甚远等。
第三,彩票具有趣味性。
彩票作为一种博彩活动,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,当时皇室与商界的人用彩票进行抽奖,抽奖可以带给人们惊喜和刺激,帮助人们缓解压力,放松身心。
数字型彩票成本低廉,2块钱就可以买一个少奋斗半辈子的机会和开奖前幻想中奖的快乐。
在各个因素影响下,即开型彩票2019年的销售额为285.22亿元,同比增长26.6%。2020年,即使是遇到疫情,销售额仍然涨了3.1%,2019年到2022年,即开型彩票的年平均增速高达27.5%。
相较于投资或者投机,不成瘾的消费品或许是彩票最好的定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