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世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转载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临近年关,各个商家打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,有的办积分卡,有的送优惠券,还有的赠送小礼品。可您也得注意,一些不法之徒就盯上了这个时机进行诈骗。
近日,在河北公安部门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购买个人信息,打着电视购物中心回馈赠品的名义实施诈骗,案件涉及全国4400多名消费者。
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的、全国21各省区市参加的"12·5"打击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,始于2012年底。公安机关对人们深恶痛绝的买卖公民个人信息、短信骚扰、电信诈骗宣战。在这次行动中,各地破获了大量窃取、倒卖公民个人信息、利用公民信息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。去年12月11日,秦皇岛市抚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、留守营派出所在对当地一个临时搭建房屋例行检查时发现,犯罪嫌疑人赵某伙同邢某等15人,在这家出租房内通过架设虚假电话号码,以北京电视购物中心回馈物品为名骗取被害人邮寄费、包装费、广告拓展费。秦皇岛市抚宁县公安局留守营派出所民警赵兴说:
赵兴:当时总共是抓获了13名犯罪嫌疑人,其中有一名是男性,其他全是女性,女性就是全部都是他们雇来的话务员。
平时我们的手机经常会接到一些陌生的电话号码打来的电话,对方能直接叫出机主的名字,还能说出你买了哪个公司的保险,加入了哪个健身俱乐部。正在纳闷对方是谁的时候,对方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向你推销保险、或者说你中奖了,可以给他汇钱过去,他准备给你邮寄奖品了。赵某等人充当的就是这个打电话、骗钱的角色。那么他们是怎么骗人的呢?记者看到,赵某等人租住的这间临时搭建的房屋,不足四十平方米,屋内12个话务员,她们每人一部电话,每天抱着电话不停的给人打电话。
话务员:请问你是张某某不,然后就说公司搞活动免费送产品,通知你没,要是没有,就说跟你说一下,免费送您手机充值卡,还送手表和大长今化妆品,选一款,然后支付298块钱的邮寄费包装费啥的。
经过警方调查,这个场所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,跟所谓的"北京电视购物中心"没有任何关系。电话里说的"活动"更是无稽之谈,话务员也只是按照名单,通过一个区号为010的虚拟号码给名单中的人拨打电话。警方介绍,犯罪嫌疑人赠送的物品全都是"便宜货"。针对这种情况,警方初步认定,这是一起电信诈骗案。这些话务员是怎么知道该给谁打电话,打哪个电话?犯罪嫌疑人赵某交代,那份写着个人信息的名单,是从网上买的:
赵某:一般像它这个数据都是网上有卖的,有的是2分钱,有的是2毛钱。买了5000条这样的,200块钱。
经过警方进一步调查得知,从去年8月份赵某开始正式实施电信诈骗活动到12月11日,四个月时间,12名话务员共向遍布全国的4400多名客户拨打了诈骗电话,其中3321名客户表示同意接受,最终诈骗成功的也有1492人。除去购买产品、支付邮费的费用,赵某非法收入26万多元。秦皇岛市抚宁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邢卫东说,对于陌生电话,公民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,避免上当受骗、造成个人损失:
邢卫东:对于陌生人的电话、陌生的短信一定要小心,不要轻易相信。凡是天上掉馅饼的,感觉是这种东西,马上跟当地公安机关联系。或者拨打110咨询一下,让警方给你判断一下是否是被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