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6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围绕“增收、减负、优供给、促环境”四大主线,部署了8大方面30项重点任务,旨在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拳,激发消费潜力、扩大内需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《方案》将“城乡居民增收”列为首要任务,提出通过工资性收入增长、财产性收入拓宽、农民增收及清欠账款四大举措提升居民消费能力。例如,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,扩大以工代赈规模,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稳定股市,增强居民财产性收入。同时,针对育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痛点,提出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、扩大医保覆盖范围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政策,减轻家庭负担。专家指出,这些措施通过“开源节流”双管齐下,直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意愿。
在服务消费领域,《方案》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需求,推动适老化改造、社区托育服务发展,并扩大文体旅游、冰雪消费等新场景。例如,支持景区延长营业时间、推广“一次审批、全国巡演”的演出审批模式,同时启动冰雪旅游提升计划,建设国际级冰雪旅游目的地。大宗消费方面,以旧换新成为核心抓手,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支持汽车、家电、家装等绿色升级,并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,培育循环经济。住房和汽车消费链条亦被延伸,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、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,以及拓展汽车改装、租赁等后市场服务。
《方案》强调通过制度优化释放消费活力。例如,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,鼓励“弹性错峰休假”,探索中小学春秋假,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以释放旅游、休闲消费潜力。此外,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,推动汽车消费由“购买管理”转向“使用管理”,并简化促销活动审批流程,优化夜间经济配套保障。消费环境治理上,将实施三年行动,打击假冒伪劣、规范直播带货,完善城乡物流设施,建设智慧商圈和便民生活圈。
《方案》注重政策协同性,要求财税、金融、产业等政策与消费形成合力,并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。同时,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、发展入境消费(如扩大免签范围、增设免税店)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等措施,提升中国消费市场的国际吸引力。经济学家滕泰指出,中国正从“世界工厂”向“全球消费高地”转型,释放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将重塑经济增长逻辑。
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的出台,标志着中国消费驱动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。通过系统性解决“不敢消费、不便消费、不愿消费”的难题,政策有望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,中长期则推动经济结构转型,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“中国动力”。未来,如何细化政策执行、平衡区域差异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,将是政策成效的关键。